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,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50字?

关注 金鼎学社 公众号,免费领取AI赚钱指南,添加客服微信:qiniu1001  备注:7676

上两期与诸君分享了《合纵苏秦:身佩六国相印,一怒天下惧》,让我们领略了纵横家苏秦的风采。那么,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另一位纵横家——张仪

张仪生年不详,卒于公元前309年,魏国安邑(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)人。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、外交家和谋略家。

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,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50字?

早年,张仪与苏秦同入鬼谷子门下,拜其为师,学习纵横之术。这哥俩学成之后,出山游说诸侯。苏秦开创“合纵”,张仪首创“连横”,他们都以纵横之术游说诸侯,富贵显于天下,致使天下士子羡慕而争相效仿,“致位富贵,天下争慕之”。他们纵横捭阖,穿梭于各诸侯国之间,凭着三寸不烂之舌,搅动天下风云,真个是“一怒天下惧,安居天下熄”。

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,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50字?

张仪首次出山,与苏秦一样,也没有得到诸侯认可。后来,苏秦为了保证自己的合纵不被破坏,表面羞辱激怒张仪,暗中又资助张仪西行入秦,得到秦惠文王赏识,受任国相。

担任秦相期间,秦惠王采纳张仪计策,攻下三川地区,西进兼并巴、蜀两国,北上收得上郡,南下攻取汉中,席卷九夷各部,控制鄢、郢之地,东面占据成皋天险,割取肥田沃土。更为重要的是,他游说各国,以“横”破“纵”,拆散六国合纵同盟,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。可以说,正是因为张仪,为后来秦国横扫六合、统一天下,奠定了坚实基础,建立了不朽功勋。他也因此被封武信君

公元前311年,秦惠文王去世,秦武王继位。张仪失去宠信,出逃魏国,担任魏国相国。公元前309年,张仪在魏国去世。

张仪的一生,传奇而精彩。他两任秦相,两任魏相,两次戏楚。他是语言大师,白能说黑,黑能说白,口吐莲花,具有极强的感染力。用今天的话说,堪称“天下第一大忽悠”。

上次与诸君分享了《连横张仪:天下第一大忽悠》上篇,今日为大家分享《连横张仪:天下第一大忽悠》下篇。

戏楚被囚 化险为夷

周赧王二年,公元前314年,秦王欲攻打齐国,担心齐国、楚国之间的合纵盟约。于是,派遣张仪前往楚国,劝说楚怀王背齐事秦。

张仪来到楚国,对楚怀王说:“大王如果能够听取我的意见,关闭楚国边关,与齐国断绝来往,我愿献上商於地区六百里的土地。同时,让秦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大王为妻,秦、楚两国娶妇嫁女,永远成为兄弟之邦。北面削弱齐国,西面有利于秦国,这是再好不过的计策了。”楚怀王非常高兴,采纳了张仪的意见。为此,群臣都向怀王道贺,只有陈轸表示悲伤。楚怀王愤怒的问他:“我不用派兵便得到六百里土地,你凭什么悲伤呢?”陈轸回答说:“事情没有这么简单。依我的看法,商於之地既不可能得到,齐、秦两国还会由此联合起来,齐、秦一联合,那灾难就会降临楚国。”楚怀王问道:“有什么根据吗?”陈轸回答说:“秦国之所以看重楚国,是因为楚国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齐国。今天楚国背叛了齐国,楚国就会孤立无援。秦国怎会重视一个处于孤立的国家,而送它六百里商於之地呢?张仪回到秦国,必定会背叛大王。这样,楚国北与齐绝交,西面却从秦国引来祸患,那他们两国之兵就必定犯境了。替大王考虑,不如暗中与齐修好,而表面上与齐绝交,派人随同张仪到秦。秦国给了我们土地,再与齐绝交也不晚;不给我们土地,我们就与齐国暗中联合,再作主张。”楚怀王说:“希望你闭上嘴,不要再说了,等着看我得到秦国的土地吧”于是,楚怀王将楚国的相印授予张仪,并且用许多财物去贿赂他。同时,楚王下令关闭与齐国的边界,与齐国断交,并派出一位将军随同张仪前往秦国。

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,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50字?

张仪回到秦国后,假装上车时没有扶稳而失足堕落。为此,养伤三个月没有上朝。楚怀王听说此事,心想:“张仪大概是嫌我与齐国绝交还做得不够彻底吧?”便派勇士前往宋国,借宋国的符节进入齐境,大骂齐王。齐王大怒,主即毁弃与楚国的盟约转身投靠秦国。

秦国与齐国恢复邦交后,张仪立刻上朝,对楚国的使臣说:“我有六里的土地,愿献给你们大王。”使臣说:“奉楚王之命,来接受商於之地六百里,没有听说是六里。”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,回报楚怀王。楚怀王大怒,欲要发兵攻打秦国。陈轸说:“我可以开口讲话了吗?攻打秦国,不如反过来割地贿赂秦国,再与秦国联合攻打齐国。这样,我们向秦国割出的土地,可从齐国得到补偿。今天,大王已经绝交齐国,而又责怪秦国欺骗,这就会促成秦、齐交好,而引来天下之兵。如果那样,国家必然受到伤害。”楚怀王不听,派将军屈匄攻打秦国,秦国亦派兵迎击。

公元前313年春,秦国与楚国大战于丹阳(今湖北丹江口),楚国大败,八万楚兵被杀,将军屈匄被俘,一同被俘的还有楚国列侯及卿大夫等将领共70多人。接着,秦国又攻取了楚国汉中郡。脑羞成怒的楚怀王征召全国之兵,再次攻打秦国,在蓝田与秦军大战,楚军再败。这时,韩、魏见楚国受困于秦国,就发兵南下去攻打楚国,到达楚国邓城。楚国听说后,割让两城与秦国议和,引兵回国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、蓝田之战。

不久,秦国又威逼楚国,用武关以外的土地换取楚国的黔中地。楚王说:“我不希望换地,希望在得到张仪之后,奉献黔中地与秦王。”秦王想派张仪赴楚,但不忍说出口来。张仪明白秦王的心思,自己请求去楚国。秦王说:“楚王恨你背弃了给商於之地的诺言,会对你甘心吗?”张仪说:“秦强楚弱,我与楚国的靳尚相好,靳尚有机会接近楚王的夫人郑袖,而郑袖说的话楚王句句听从。况且我是拿着大王您的符节出使,楚国怎敢杀害我呢?即便杀了我,为秦得到黔中之地,也正是我最好的愿望啊。”张仪于是出使楚国。楚怀王待张仪一到,就把他囚禁起来准备杀掉。靳尚对郑袖说:“你知道你也会被楚王抛弃吗?”郑袖问道:“为什么呢?”靳尚说:“秦王很看重张仪,一定要救他出来。打算用上庸所属的六县送给楚国,把美女嫁给楚王,用秦宫中善于唱歌的女子作为陪嫁。楚王看重土地,尊敬秦国,秦国的美女肯定会得宠,而夫人您就会受到冷落了。还不如说情释放张仪。”郑袖于是日夜向怀王进言说:“做臣子的各自为他的君主效劳。现在我们的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,秦国就派遣张仪前来,这表明对您非常尊重。大王不以礼相待,反而要杀掉张仪,秦必然会在大怒之下进攻楚国。请让我母子二人迁居到江南去,以免被秦兵所残害。”楚怀王改变了主意,赦免了张仪,仍像过去那样隆重地接待他。

游说诸侯 以“横”破“纵”

张仪获释后,还没有离开楚国,听说苏秦已死,便向楚王进言道:“提倡合纵的人,无异于赶着群羊去与虎斗,虎与羊之间力量的悬殊再明白不过了。今大王不臣服于秦国,秦国就会威逼韩魏两国与自己一起进攻楚国,那楚国就危险了。秦国西面拥有巴蜀之地,用大船装载粮食,顺长江而下,一日行五百里,不到一天便可抵达楚国扦关,扦关一旦震动,竟陵以东的城邑就要加强战备,黔中、巫郡就不再是大王所有了。秦再挥师从武关出发,从南面进攻,那么楚国的北部地区就被隔断。秦兵进攻楚国,不出三个月,楚国就会面临危难;然而楚国等待各国诸侯发兵相救,却要在半年之后。依靠弱国的救援,忘记强秦的祸患,这就是我替大王担心的啊!如果能够听从我的意见,秦、楚就会永远为兄弟之国,相互之间不再攻伐。”楚怀王已经得到了张仪而又不愿割弃黔中给秦国,便同意了张仪的意见。

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,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50字?

张仪于是来到韩国,对韩王说:“韩国地势险恶,生活在山陵之中,生长的五谷不是豆类就是麦子,没有隔年的存粮,现有军队不过二十万。秦国军队有一百多万,山东六国的军队盔甲齐整地与秦军会战,秦军脱掉盔甲袒臂露足来迎敌,左手提人头,右手挟俘虏。每场作战用孟贲、乌获那样的军队,攻打不肯降服的弱国,就如同把千钧重力直接压在鸟卵之上,肯定是没有幸存的了。大王若不归附秦国,秦国就会发兵占据宜阳,阻塞成皋,则大王的国家就要被分割了,鸿台之宫、桑林之苑就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。为大王着想,还不如臣服于秦国,进攻楚国,以转移祸患,取悦秦国。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。”韩王同意了张仪主意。

张仪回到秦国向惠王报告,秦惠王赐给张仪五座城邑,并封他为武信君,派他出使齐国。张仪对齐王说:“主张合纵的人游说大王时,必定会说‘齐国西面有强盛的赵国,南面有韩国与魏国。齐国是个海的国家,地广人多,军强兵勇,即使有一百个秦国,也将拿齐国无可奈何’。大王认为他说得对,但却没有考虑它的实际。现在秦、楚两国之间嫁女娶妇,成了兄弟国家。韩国献出宜阳,魏国献出河外,赵王入朝见秦王,割让河间来臣事秦国。大王如不归附秦国,秦驱使韩、魏两国进攻齐国南部地带,让赵国全部军队渡过清河直取博关,临畜、即墨两城就不会属于大王所者了。齐国一旦被攻,那时想要归附秦国,已经不可能了。”齐王同意了张仪的意见。

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,张仪简介及人生经历概括50字?

张仪又西行,去游说赵国,对赵王说:“大王联合诸侯排斥秦国,使秦兵不敢出函谷关达十五年之久。大王的声威遍播于山东。我们秦国恐惧屈服,整治武器和兵车战马,练习骑射,勤力耕作,积蓄粮食,闭关守国,战战兢兢,不敢轻举妄动,唯恐大王兴兵进攻我们。现在多蒙大王您的作用,秦国已攻占巴蜀,吞并汉中,囊括两周,迁移九鼎,据守白马津渡。秦国虽然偏僻边远,然而内心的愤怒已有很长时间了。如今秦国有一支残余部队驻守在渑池,准备渡过漳水,进占番吾,与赵军在邯郸城下相会,希望在甲子那天会战,以此来重演周武王伐纣的旧事,特地派我作为使臣先来禀告。如今楚国与秦国结成兄弟之国,韩国与魏国自称为秦国东边的藩属,齐国向秦献出盛产鱼盐的领土,这就断了赵国的右臂。一个断掉了右臂的人与别人相争,一个失去了朋友的人孤居独处,想要没有危险怎么可能呢?现在,秦王派出三个将军:其中一军截断午道,通知齐国派兵渡过清河,驻扎在邯郸的东面;一军驻扎在成皋,驱使韩魏两国的军队驻扎在河外;一军驻扎在渑池,邀约四国结为一体来进攻赵国,赵国被攻破后,其国土必定会被四国瓜分。所以,我替大王考虑,不如与秦王相约,面对面亲口约定,长久为兄弟之国,互不相攻。这是最好的主意了。”齐王也同意了张仪的主意。

于是,张仪向北游说燕国,对燕王说:“现在赵王已经去朝见秦王,献上河间一带的土地以事奉秦国。大王如不归附秦国,秦国就会发兵到云中、九原,驱使赵国进攻燕国,这样一来,易水长城就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。况且,现在的赵国、齐国对于秦国来说,就好比是秦国的一个郡县,绝对不敢妄自兴兵打仗。如果大王依附了秦国,永远没有齐、赵的忧患。”

燕王同意了张仪的意见,并献上桓山东端的五座城池以向秦国请和。

至此,苏秦打造的“合纵联盟”,在张仪的游说下土崩瓦解。可以说,张仪为后来秦国横扫六合、统一天下,奠定了坚实基础,建立了不朽功勋。

日薄西山 魂归母国

张仪返回秦国报告,还没有走到成阳,秦惠王便已去世,秦武王继位。武王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,即位以后,群臣中多有人说张仪的坏话。各国诸侯听说张仪与秦武王有隔阂,都背叛了连横,恢复了合纵。

此刻,张仪心里有点恐惧,担心被秦武王所杀,便想离开秦国,去魏国。为此,他对秦武王说:“为大王考虑,只有东方发生动乱,大王才可以多得土地。听说齐王非常恨我,我所在的地方,齐王必定会发兵攻打它。我愿意以不才之人前往魏国,齐就一定会兴师伐魏。魏齐军队纠缠而不能脱身,大王便可趁机攻打韩国,进入三川,抉持周天子,掌握天下地图和户籍,这是称王的大业啊。”秦武王认为张仪说的对,就准备了三十辆兵车,送张仪到魏国。

听说张仪在魏国,齐王果然兴师伐魏,魏襄王很害怕。张仪说:“大王不要担忧,请让我退掉齐兵。”张仪派门客冯喜前往楚国,借用楚国的使者前往齐国,对齐王说:“大王恨张仪,但大王这样做却使秦国更加信赖张仪。”齐王说:“为什么这样说?”使者回答说:“张仪离开秦国时,就与秦王讲好,等齐国与魏国开始进攻时,就趁机攻打韩国,进取三川。现在大王果然攻打魏国,这就使您对内消耗国力,对外多树敌人,使张仪更加受到秦王信任啊!”听了张仪的这番话,于是齐王撤兵而去。

张仪再次回到母国魏国,第二次担任魏国国相。次年,张仪寿终正寝于魏国,魂归故里。

回顾张仪的一生,总体上是比较顺遂的。他的才智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,为他纵情挥洒才华,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可以说,张仪成就了秦惠文王,反过来,秦惠文王也成就了张仪。

敬请关注!敬请期待!



启牛手游平台充值1折起,添加客服微信:709425133  备注:领福利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70942513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76760.com/29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