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什么意思下一句,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什么意思下一句怎么说

关注 金鼎学社 公众号,免费领取AI赚钱指南,添加客服微信:qiniu1001  备注:7676

二,叶公子高使齐

这个故事自然也是庄子编的,文中的孔子是并不是历史上的儒家宗师,而是一个道家高人。

叶公子高将使于齐,问于仲尼曰:"王使诸梁也甚重,齐之待使者,盖将甚敬而不急。匹夫犹未可动,而况诸侯乎!吾甚慄之。

叶公子高,楚庄王玄孙尹成子,名诸梁,字子高。封于叶,音舌,即今河南叶县。此与树葉之枼简化为叶字不同。叶公好龙的故事也是指他。重,重大。盖,表示推测,大概。敬,恭敬。急,指急于处理某事。动,劝动。慄,音立,害怕。

叶公子高将要出使齐国,向仲尼请教说:“楚王让我诸梁当使者出使齐国,但交待给我的任务非常重大。齐国对待我这个使者,大概会非常敬重但却并不急于处理楚王交待的事情。普通百姓尚且难以说服,何况是君王呢!我心里非常害怕。

楚王交待的事情应该是很重要的,但子高估计齐王很难答应。所以子高感觉非常为难,他没有把握能够说服齐王,但又必须完成楚王交待的任务。所以他向孔夫子请教。

子常语诸梁也曰:‘凡事若小若大,寡不道以懽成。事若不成,则必有人道之患;事若成,则必有阴阳之患。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,唯有德者能之。’

若,比如。若小若大,或小或大。寡,少。道,大道。懽,歡的异体,今简化为欢。人道之患,指被人伤害。阴阳之患,指普通人对于成败得失的喜忧之患。阴是忧,阳是喜。有德者,本意是道德高尚的人,这里指修行得道之人。

老师常常教导我说:“凡事或小或大,很少有不遵从大道而能得到圆满结果的。事情若办不成功,则会遭受人为的伤害。事情若办成了,也会有患得患失的忧患。或者办成或者办不成都不会有祸患,只有修行得道的人能够做到。”

此段是子高叙述孔子曾经对他说过的话。孔子的意思是,遵从大道才能做到圆满。不遵从大道,则无论事情做成做不成,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灾祸。做不成自然会收到人们的诟病或惩罚,即使做成了也会有害怕失去的忧虑。只有修行得道的人可以做到无论做成做不成都没有灾祸。修行得道的人不追求必然的结果,一切顺其自然,成败由天,也就不会有烦恼忧虑。

吾食也执粗而不臧,爨无欲清之人。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,我其内热与?吾未至乎事之情,而既有阴阳之患矣;事若不成,必有人道之患。是两也,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,子其有以语我来!"

执,坚持。粗,指粗粮。臧,音赃,美好,指美食。爨,音窜,烹人饪。欲,欲望。清,清淡。至,达到。事,指出使齐国这件事。情,真实情况。未至乎事之情,没有达到事物的真实情况。就是出使齐国这件事还没有真实实现。

我吃饭坚持吃粗粮不追求精细,在烹饪上我是没有欲望追求清淡的人。但现在我早晨接受任命晚上就想吃冰,我难道有内热吗?我还没有开始出使齐国这件事,就已经有患得患失的忧患了。如果事情最终办不成,那么就一定有人祸之患。这两种情况,是作为别人臣子的人不能承受的,先生大概有可以告诉我的办法吧?”

子高说他吃饭不太讲究,烹饪上没有特殊的口欲喜欢清淡。道家对于饮食讲究“甘其味”,以其味为甘,就是不追求口味,把任何口味都当成甘美之味。子高这样说是说自己的修为已经达到一定水平,不追求生活的安逸舒适。但是早晨接到任命,晚上就感到口渴想喝冰水,说明其为此事忧愁导致内心烦躁,同时也说明了其修为不够。他自己也说还没有出使,就有患得患失的阴阳之患了。如果出使不成功,又要遭受人祸之患,被国君惩罚。子高处于两难之际,所以向孔夫子请教。

仲尼曰:"天下有大戒二:其一命也,其一义也。子之爱亲,命也,不可解于心;臣之事君,义也,无适而非君也,无所逃于天地之间。是之谓大戒。

天下,指人世间。戒,警惕,警戒。解,解除。适,到,指所到之处。无适,没有任何所能达到的地方。

仲尼说:“天下有两大需要特别警戒的事情,一个是天命,一个是道义。子女敬爱自己的父母亲,这是自然的天性,不可以从内心解除的。臣子侍奉自己的国君,这是人为的道义,天下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国君的统治,只要在天地之间生活就无法逃脱君王的统治。这就是所谓的大戒。”

这段孔子用子女对父母的敬爱是出自天性,不可解除的,比喻臣子侍奉君王是道义,也是不能推辞的。无论古今,只要在世上生存,就必然受人管制。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。君王或领导给你俸禄报酬,你为君王或领导完成其交待的任务,这是你的责任。孝于父母,忠于君王,这是在人世间生存必须要重视的两件大事,称为大戒。

是以夫事其亲者,不择地而安之,孝之至也;夫事其君者,不择事而安之,忠之盛也;自事其心者,哀乐不易施乎前,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。为人臣子,固有所不得已。行事之情而忘其身,何暇至于悦生而恶生!夫子其行可矣!

择地,选择地方。不择地。就是不选择地方,也就是任何地方,这里指人生的际遇,无论穷达贫富,都要侍奉双亲。择事,选择事情。不择事,就是不选择事情,就是任何事情,这里指君王交待的任何事情。自事其心,就是自己侍奉自己的内心,也就是自己修养自己的内心。易,容易。施,读义,移动,影响。不可奈何,就是无可奈何,指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。德,这里指内心修行。已,停止。不得已,就是不能够自己决定做或者不做。行事,做事。情,真情,指事物的真实情况。暇,空闲。

因此侍奉双亲的人,不论到什么境地都要让父母安适,这是孝心的最佳表现。侍奉君王的人,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让国君放心,这是忠心的最高要求。修养内心的人,悲哀和欢乐都不容易使他受到影响。知道事情是无可奈何的,就安心于当下处境,像对待天命一样顺其自然,这是修行的最佳境界。作为君王的臣子,本来就有很多不得已要做的事情。按照事情的本来规律去做,忘掉自身的安危存在。哪里有什么空闲时间来喜欢活着厌恶死亡!先生你只管去做就行了!

这里孔夫子用事亲、事君、事心三种情况对比,来说明事心的具体原则。进而用事心的这个原则去事亲、事君。儒家讲究忠孝,强调努力让君亲满意。道家讲究事心,修养自己的内心,就是外部环境的哀乐不会影响到他,对于无可奈何之事不勉强不强求,强调顺其自然,安之若命。然后指出作为臣子,面对不得已的事情,只管按照事情的本身规律去做,不必在意其结果的成败,不必在乎自身的安危。至于结果的成败安危,仍然是安之若命,接受一切可能的结果。道家看淡生死,生无可恋,死无可惧。凡事尽人事而听天命,谋事在人成事在天。抱有这样的态度,去执行国君的命令,只管努力完成任务,不在乎自身的安危。

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什么意思下一句,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什么意思下一句怎么说



启牛手游平台充值1折起,添加客服微信:709425133  备注:领福利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70942513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76760.com/3377.html